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工作研究
繁荣农村保险事业 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时间:2010-07-12 16:28:51来源:作者:

仪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促进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依靠公共财政,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发展农村保险事业,有助于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机制与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市场化制度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和保障体系。

保险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

    利用保险机制可降低政府的管理和运行成本。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保险机制创新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为“三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包办过多,在力所不能及时又增设机构、增配人员,造成机构膨胀、行政管理成本过高。有了保险机制,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在服务网络、风险精算、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管理方式,采取由政府制定规则并委托和督办的方式,既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又可以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利用保险机制可实现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近年来,中央强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然而,从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看,财政资源配置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实现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一是发挥保险机制的专业风险管理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农村生产力的保护作用。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风险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防灾防损工作的开展,增强农业农村的抗风险能力,使有限的强农惠农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生产力建设。二是将财政投入的一部分转化为保险费补贴,可以确保农民在受灾后及时得到救助,获得再生产启动资金。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符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多种财政资金补贴办法,但仅限于这种方式,还不能在灾害发生后给予受灾农民及时、充分的救助,难以满足农民恢复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如果将一部分财政投入转化为农业保险费补贴,就可以扩大农民的参保率,当发生灾害损失时,通过保险机制使农民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和再生产启动资金。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涵盖农业生产主要领域、覆盖面广的保险机制,很多灾害损失难以得到有效补偿。三是可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能,放大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如果财政以保费补贴的方式投入农业,农民一旦遭遇灾害风险就能够得到数十倍于财政保费补贴的赔付,风险保障能力因此可以显著提高。
    利用保险机制可加强面向农民的保障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一是通过保险机制稳定农民预期,促进农民的生产型消费。农民的生产型消费在农村消费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对扩大农业再生产及保护、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保险机制改善农村信贷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农业力度。目前,一方面,农村急需的小额信贷缺乏必要的风险保障,影响了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造成农民贷款难。另一方面,许多农民虽有投资和消费意愿,但由于担心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不敢投入资金。通过保险机制构建资金保障链,可以把重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品种纳入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在灾害发生后就可以使农民及时获得足额经济补偿,快速恢复生产生活。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再生产,而且可以优化农村信贷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信贷支持。三是通过保险机制加大对农村保障的投入力度,有效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稳定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加大对农民保障项目的投入,努力使农民贫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救,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着力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注重发挥保险在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村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着力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特别是从农民最急需保障的领域入手,不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的功能和水平。
    要积极推动被征地农民保险保障工作。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被征地农民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补偿费,但他们能否合理有效地支配这些补偿资金,避免未来的生活困难,是需要从制度层面关注的问题。为被征地农民建立最低生活、医疗及养老保障,可以探索建立政府、开发商、被征地农民三方参与机制,政府从土地开发费用中划出一部分,开发商从土地开发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再从被征地农民土地征迁补偿费中预留一点,为被征地农民设立个人账户,确保他们在未来获得基本的生活、医疗和养老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在总结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特点,扩大试点范围,完善试点政策,增强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要推进政策性林业保险试点。应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入保险保障机制,稳步推进政策性林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各地政策性林业保险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为林权改革后农民的利益提供必要保障,提高农民对林业投入的积极性。
    要开展农房保险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根据当地的风险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财政支持型农房保险制度。依托政策支持,实施由财政补贴的农房保险试点,推广“政府推动、财政补贴、保险公司经营”的农房保险发展模式,扩大以保险服务民生的社会效果。
    要探索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以政府出资的巨灾救助基金为基础、商业保险体系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构建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抗御巨灾风险的能力。

据《人民日报》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网上热销产品
精彩资讯推荐
图片
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网中国劳动保障部网中国商务部网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质检总局中国铁路货运网中国卫生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