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爱情之旅----浅谈《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与几组婚姻
时间:2010-10-09 17:13:37来源:作者:

----浅谈《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与几组婚姻


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文化站   王杰

 

摘  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有时爱情在生活面前变得多么的渺小,人们已成了受支配的奴隶;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主人公希思克厉夫与几组婚姻的讨论,简析了个体的人在生活中被异化后的种种扭曲的心态。

关键词:人性  扭曲  异化  复仇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以一部《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小说用倒叙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复仇故事;作品中充满着残忍、质朴、粗犷、率直、孤独、刚强等人的一些原始的本性,以地狱般的性格描写天堂般的感情,爱与恨,粗犷与细致、凶残与温婉等的纵横交错,把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表露出来;“活泼而美丽的善良与愚蠢而兽性的麻木不仁和残酷之间的对比忽而表现在山庄的变化多端的外貌,忽而表现在人物的情绪和心愿的对照,忽而又表现在环境的替换;最后,则表现在由于所有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而得出的结局”。            

  “人在私有制世界中的孤独和周围的人对他的个人尊严和感受的全然冷淡而导致的人性的变异”。‚


当然,任何大作家的创作都是打上阶级烙印的,都很难跳出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圈子,在作品中,或多或少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和人类激情的元素,在作者塑造轰轰烈烈地爱,轰轰烈烈地恨,狂暴的复仇以后,最后还是回归到平静的世界中去;值得可贵的是,作者并非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去刻画主人公希思克厉夫的。她只是用贫富对立,上等人和下等人对立,人性与非人性的对立观点来认识社会,并且作者是站在上层社会的对立面,用极浪漫的笔法表达对非人的压迫和摧残的极大愤慨。然而,本人认为该作品中最有讨论的还是“人性”与“非人性”的对立,人在生活中被异化后的心态;并且完全都可以把它归结在作品中的四组婚姻上去探讨。

一、林顿与凯瑟琳

我们知道,希思克厉夫是凯瑟琳父亲老恩萧从利物浦捡回来的一个弃儿,从小就与凯瑟琳生活在一起,长到一定年龄后产生爱情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谓的青梅竹马,他们的爱情美丽动人,正如凯瑟琳所说爱到了已经融为一体的地步,“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一模一样,”ƒ可以说,他们的爱是纯朴的,源于灵魂的爱,希思克厉夫不是恶魔,他是有肉有血的热血青年,在他心中燃烧着人类最神圣的感情;这当然是源于老恩萧的滋爱,从作品中看,小主人公希恩克厉夫一出场就把“人道主义”这词带进来了,他前期的那种炽热的爱情追求,是否源于老恩萧的人道的溺爱,这倒不敢妄下判断,但他那种强烈的自尊和孤僻的性格到能从养父恩萧那儿找到相似的地方;总之,他对凯瑟琳的爱情是纯真的,执着的;而凯瑟琳却看到他们之间地位的悬殊,希望嫁给有钱的绅士能成为有名的女人,虽然这当中她内心也是很矛盾的,她徘徊许久,最后,虚荣心还是占据她的心灵。

爱情在生活面前变成了奴隶。她对自己的抉择付出了代价,林顿对她是照顾得很周到的,可她无法找到爱情的快乐,希望克厉夫的身影总是围绕在她周围,在此过程中,金钱与地位的作用促使一对纯真的恋人痛苦的生活着    一方面凯瑟琳作为林顿之妻,可她无法找到心灵的安慰与归宿,痛苦地活着,另一方面是她的抉择严重挫伤希思克厉夫的自尊心,希思克厉夫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影还袭置着凯瑟琳,更不知道凯瑟琳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空虚和无奈,他此时只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是多么的被生活所弃妄,他的出走是站在人格的高度上的,冷漠,高傲,与狂热的爱情在此高度的统一。相反,作为第三者林顿却快活的生活着,他并不理解凯瑟琳内心是些什么东西,他只知道凯瑟琳是自己的妻子,他是爱自己的妻子的,自己妻子也是爱自己的,所以他的生活很平静、很快乐,因为他不理解金钱,地位和爱情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更难理解“人”在这三者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所以他快乐的活着。相反只有能明白金钱,地位和爱情的人才被生活支配着,并且把纯真的心灵变成了模糊的世界。


二、希思克厉夫与伊东莎贝拉

按常理说,希恩克厉夫作为一个孤儿,命运就够多桀的了,他被老恩萧捡回来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小时经常被庄主之子辛德莱的欺侮,在老恩萧死后,地位更糟       沦为奴仆的地位,此时在他那倔强的性格中就萌芽了一颗反抗的种子,唯一能够让他快乐的,莫过于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凯瑟琳,在此期间凯瑟琳是他能很好生活下去的理由,是他的精神支柱;凯瑟琳嫁给林顿的抉择,无疑是他精神上最大限度的打击,他没有继续留在呼啸山庄的理由;三年的出走是为忘却爱情的痛苦还是去寻找复仇的方法?且莫论,但当希思克厉夫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他的形象和他新来时是一样的,是那样让人感到神秘和陌生,如果说他以前在读者心中是一个忍神的话,那现在他就是叛逆者的化身了。


“在社会不平等的环境下,爱情变为欺凌和苦难的根源,并发展为渴望报复”。④

他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他不但要霸占呼啸山庄,而且把目光放在了画眉山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必娶伊莎贝拉,可怜的伊莎贝拉成了他复仇的桥梁,但我们看得出这不过是顺手牵羊罢了,更深刻的是报复凯瑟琳,他说“要是我以为你真的愿意我娶伊莎贝拉的话,我都可以割断我的喉咙”⑤!爱之切,恨之深,他爱凯瑟琳爱得太自私,不能容忍任何东西对她的伤害,然而自己现在却这样残酷地对待,是不是很矛盾呢?不,“感情只为充满感情的东西所规定,充满感情的人怎能对抗感情呢?充满着爱的的,怎能对抗爱呢”?⑥从他的这种举动中,不难发现他的这种爱已达到了极端,他的灵魂不再纯真,他现在只是满脑子都是“复仇”一词,把一切都当作复仇的对象,他脑海中的爱情在读者眼里完全变了质,甚至这位生活的叛逆者现在的做法已难取得世人的同情,他不择手段虐待伊莎贝拉,完全带有兽性,失去了人所具有的理性,如果说要说些什么同情他的语言,我只能说,这,是凯瑟琳幼稚的想法造就了他,是生活残酷的现实造就了他!

三、小林顿与小凯瑟琳

小林顿是希思克厉夫与伊莎贝拉的“爱情结晶”,与希思克厉夫一样,也是缺少母爱的孤儿,在父亲一手栽培下畸形地成长着,他的那种刚强,任性和忧郁,简直就是希思克厉夫年少时的翻版,只可惜,他成了生活的牺牲品,成了父亲复仇计划的牺牲品,小凯瑟琳是林顿与凯瑟琳的爱情结果,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希思克厉夫复仇却只有一个目的,抢夺画眉山庄,为了达到他这一计划,他用尽了手段促成这桩短命的婚事;小凯瑟琳的命运并不比伊莎贝拉的好,她受尽冷酷,他像魔鬼般阴暗,但是在咒骂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他拼命促成这桩婚事里,竞是自己的亲儿子与旧情人凯瑟琳的亲女儿,他在进行报仇的同时,是否可以认为潜意识里是把自己和凯瑟琳结婚的念头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呢?这符合人性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作者对主观世界的大胆的探索,也是人性归复的一种表现。

四、哈里顿与小凯瑟琳

哈里顿是幸德莱的儿子,他的童年生活与小林顿的差不多,也是受尽希思克厉夫的百般虐待,从小就接受着希思克厉夫的“奴化教育”,如果前面承认小林顿是希思克厉夫的翻版的话,那哈里顿简直就是希思克厉夫的化身,他长大后奇异的性质,倔强的个性,都是希思克厉夫儿时身影的重现。

小凯瑟琳最后与哈里顿结合,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一个亮点,给整部充满着阴深、恐怖、压抑的局面带来一点轻松的氛围,也是小说中主人公人性归复的一个间接的物质载体。

实际上,这对年青人的组合,何尝不是希思克厉夫和凯瑟琳爱情故事的折射:哈里顿的骨髓里有着希思克厉夫的个性,而小凯琳除了外表和其母(老凯瑟琳)相异外,内在的实质却惊人如温柔掩着盖不了她内心愤怒,她温婉的言语更不能掩饰她强烈的反叛,她在哈里顿身上产生的爱情魅力一如母亲当年,她虽不是在旷野的风吹日晒中长大,但她却有着和母亲一样的任性,顽强;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产生母亲当年的那种幼稚的想法      嫁给有钱的绅士而成为有名的女人,这是否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点也逐步趋向于成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初步探讨吧,这与她的母亲刚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悲剧性就在于,这组婚姻的反对人竞是希思克厉夫,作者安排他最后孤独一人时却强烈地去阴挠这场婚事,而且与自己爱情极相似的婚事是值得读者讨论的,这与前面说到的希思克厉夫一手操办小林顿与小凯瑟琳的婚事更是切然不同的,前面说他是一种寄托,然而这种寄托一旦破灭,本就被生活异他的心灵更加扭曲了,于是他变成了一个复仇狂,复仇的对象是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极端的做法连其自身的爱情也一起给埋葬了,此时的恨远比爱更广泛,再深前推一步,凯瑟琳曾对内莉说:“无论我们的灵魂是用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一模一样,我就是希思克厉夫”,他们的灵魂是相同的,那么希思克厉夫对凯瑟琳的爱就对自己的爱,爱情的灭亡就是他自身的灭亡,他的报复把爱情都心窝儿毁了;他把世界上的一切作为复仇的对象,对哈里顿的迫害正是他迫害自身的影射。

 希思克厉夫用复仇写完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凝聚了世上最强烈的爱与恨,当他失去唯一的所爱时,当他始终无法排除对凯瑟琳灵魂侵扰时,当他孜孜不倦地报复时,他当然没与第二颗心灵的接触,他是孤独的,凄凉的,他的爱情毁了他,他所爱的人毁了他,他的仇恨也毁了他,在他的一生中,爱与恨都是寂寞的事。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母题,因为爱情的存在,人类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因为爱情的存在,作家们用笔点缀了生活的色调,因为爱情的存在,人们才有理由去努力地活着;然而,一旦爱的份量冲破她最后一道防线时,她就会如恶魔般的打破人类平静的生活,一旦爱情的灵魂被残酷的生活所异他时,她就成了生活的奴仆,于是世界就变浑浊了。

作品中塑造的两位主人公希思克厉夫与凯瑟琳爱得死去活来,也恨得死去活来,然而,在这四组婚姻的组合中,却没有他们的份,他们是孤独的,是痛苦的,那么在组合的四组婚姻中,如何呢?同样,除了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组合找到一丝快乐外,其余的都是故事中的牺牲品,有的甚至还没明白爱情是何物,就被她伤得皮肉模糊了。那么缘于何起?女人啊,你的名字大抵就叫脆弱吧,假如当初凯瑟琳能经得住生活的考验,那一切都变得平静和谐了;而我们那血气方刚的男士们,假如沧海的水已干涸了。巫山上已阳光灿烂了,何不去换过角度想想,何必去死守那绝望的死水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啊,应该自由自在地去享受生活,生命对每个人只是唯一的一次,其它的,近乎多余。

 

参考资料

、《英国文学史》(1832-1870)第461页

‚、《小说与人民》何家槐译  作家出版社 第69-72页

ƒ、见作品第76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 宋光霖译)

④、《小说与人民》 何家槐译 作家出版社 第72页

⑤、见作品第145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 宋兆霖译)

⑥、《基督教的本质》 (德) 费尔巴哈 著 第30-32页

作者简介:王杰 ,男 ,布依族 ,中共党员, 大学本科文化;1980年10月16日出生,2002年毕业于毕节师专中文系,同年8月在黔西县铁石中学任教,2008年2月借调铁石乡党政办工作,2009年11月调铁石乡文化站工作。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网上热销产品
精彩资讯推荐
图片
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网中国劳动保障部网中国商务部网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质检总局中国铁路货运网中国卫生部更多>>